通常的定義是:白車身(body in white)又叫車身本體,是指車身結構件及覆蓋件的總成包括車頂蓋、翼子板、發動機蓋、行李箱蓋和車門,但不包括附件及裝飾件的未涂漆的車身。那么白車身是如何制造出來的呢?
車身的各部件的沖壓成型是制造白車身的第一個步驟,以車門為例,加工步驟如下:
1. 剪切
將原材料按照加工所需尺寸裁剪成相應大小的片體
2. 沖壓
將剪切好的片體送入沖壓機床,固定在指定位置。
材料下方是沖壓模具,上方壓力機向下施加壓力,使金屬片體貼合模具,形成所需形狀,最后壓力機離開材料表面,移出模具,將已成型的材料送入下一工序。
車門內板通常分為兩部分,兩部分經過焊接連接在一起。
沖壓是一種金屬加工方式,利用各種模具,和剪切、彎曲、成型及引申等加工形式,得到各種尺寸和結構的零件,汽車上小到儀表零件,大到汽車大梁,都是由沖壓方式加工出來的。并且通過控制模具的尺寸及粗糙度,可以加工微米級精密的零件和形狀復雜的零件。(如上圖的車門內板)
沖壓件的主要優勢有:
1、產品薄厚均勻,質量輕、強度大。
2、流水線操作簡便快捷,生產節拍快,適合大量生產,使用多工具連續模可達到,每分鐘生產數百件。
3、可做出帶有肋板、加強筋或翻邊等別的加工工藝難以完成的工件。
4、生產效率高、材料利用率高、剪切性及回收性良好 。
缺點是模具一旦制成很難更改,比如車身側圍整體模具,成本及其昂貴,而每款車的側圍特征都不相同,每次必須重新開模,如果開模后設計更改,原先的模具就只能作廢,損失幾百萬的成本。